在理想情況下,吸入凈化器的所有被污染空氣均能通過纖維過濾器,此時(shí)其單通效率與纖維過濾器效率相同,即ε =0。但由表2 和3 可以看出,5種不同空氣凈化器對粒徑≥0. 3μm 顆粒物的單通效率為56% ~ 86%,對PM2. 5的單通效率為85% ~97%,與纖維過濾器的過濾效率相比均有相當(dāng)程度的降低。對比各凈化器的污染物滲漏率可知,對粒徑≥0. 3 μm的顆粒污染物,Ⅲ號凈化器污染物滲漏率最低( 8%) ,而Ⅰ號凈化器的污染物滲漏率達(dá)到了38%; 對于PM2. 5顆粒污染物,Ⅲ號凈化器污染滲漏率最低( 2%) ,而IV 號凈化器污染物滲漏率最大( 14%) 。各不同凈化器對于粒徑≥0. 3 μm 顆粒物的滲漏率要比對PM2. 5增加50% 以上。究其原因,不同廠生產(chǎn)的空氣凈化器中過濾器的安裝精度不同,但是都存在一定的安裝氣密性造成的污染物滲漏,不能達(dá)到理想的凈化效果,尤其是對更容易通過縫隙的小顆粒。在理想情況下,如果房間內(nèi)氣流組織能夠使污染物隨時(shí)保持混合均勻的狀態(tài),空氣凈化器的有效凈化效率應(yīng)該等于其單通效率,即ηad =100%。將空氣凈化器放置在房間內(nèi)不同位置將會對其凈化效果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影響[2, 15],這是因?yàn)榭諝鈨艋鞯姆胖梦恢脮故覂?nèi)的氣流組織發(fā)生改變,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凈化效果。由表2 和3 可以看出,各空氣凈化器粒徑≥0. 3 μm 顆粒物的有效凈化效率僅能達(dá)到38% ~61%,其氣流分布效率僅能達(dá)到70% 左右; 對PM2. 5的有效凈化效率為55% ~ 84%,其氣流分布效率能夠達(dá)到80% 左右。這表明室內(nèi)的氣流組織將會對凈化器的凈化效果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且對小顆粒物的影響作用偏大。文獻(xiàn)[11]指出,對小顆粒的去除,主要以通風(fēng)作用為主,沉降影響相對不明顯; 對大顆粒的去除,沉降作用的效果開始顯現(xiàn),由通風(fēng)與沉降綜合作用發(fā)揮影響[16]。小顆粒物凈化效率降低如此顯著的主要原因是容易懸浮在空中,而空氣凈化器的回風(fēng)口位置位于下部,很難使小顆粒物通過凈化器而被過濾掉。而大顆粒物由于沉降作用會被很好地去除。Thatcher 等[17]指出,顆粒物大小是影響其沉降速率的重要因素, 2. 5 μm 顆粒物的沉速率甚至能達(dá)到0. 2 μm 顆粒物沉降速率的10 倍。造成2者氣流分布效率產(chǎn)生約10% 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凈化器回風(fēng)口位于下部,小顆粒物容易懸浮在空中,不易被位于下部的空氣凈化器所凈化,而大顆粒物在凈化氣流及沉降綜合作用下相比于小顆粒物能夠被很好地去除。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空氣凈化器中纖維過濾器的安裝密性以及氣流組織對于其凈化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對小顆粒物。對粒徑≥0. 3 μm 的顆粒物,現(xiàn)有過濾器的安裝氣密性將會造成單通效率降低8% ~ 38%,而氣流組織造成的影響為30%左右; 對PM2. 5污染物顆粒,現(xiàn)有過濾器的安裝氣密性將會造成單通效率降低2% ~ 14%,而氣流組織造成單通效率降低20%左右。1) 相比纖維過濾器的過濾效率,5 種空氣凈化器對粒徑≥0. 3 μm 顆粒物的單通效率及PM2. 5單通效率均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降低,對粒徑≥0. 3 μm 顆粒物的滲漏率范圍為8% ~38%,對PM2. 5的滲漏率范圍為2% ~ 14%。這表明不同空氣凈化器的纖維過濾器在安裝過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安裝氣密性問題,造成污染物滲漏,而安裝氣密性對小顆粒物凈化效果的影響程度大于大顆粒物,提高安裝氣密性會提高凈化器的凈化效果。2) 對空氣凈化器的氣流分布效率研究表明,粒徑≥0. 3μm 顆粒物的氣流分布效率為70% 左右; PM2. 5氣流分布效率為80%左右,二者相差約10%。可見,氣流組織對小顆粒物凈化效果的影響略大于大顆粒物。改善空氣凈化器對室內(nèi)氣流組織的影響會提高空氣凈化器的凈化效果。3) 改進(jìn)裝配工藝提高空氣凈化器的安裝氣密性及改善空氣凈化器對室內(nèi)氣流組織的影響2 種方式均能提高空氣凈化器的凈化效果。在裝配工藝一定的情況下合理設(shè)計(jì)空氣凈化器的送、回風(fēng)形式將是一種提高空氣凈化器凈化效率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