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引風機抽吸空氣,將用加粉機加入除塵器上游管道內的粉體助劑吸進除塵器內,并均勻地吸附在各條布袋表面上,形成一層粉體助劑層。根據前期布袋掛粉實驗,在各條布袋形成穩定均勻粉體層的最大厚度與過濾速度有關,如表1 所示,過濾速度越大,吸力越大,粉體越易吸附于布袋表面,穩定粉體層的厚度越大,反之越小。( 2) 過濾。當粉體層達到預定厚度后,關閉加粉機,開啟柴油機,開始過濾柴油機排氣微粒。通過熱線風速儀測量流速,通過排氣管閥門調節過濾速度。每隔一定過濾時間用welas3000 氣溶膠粒徑譜粉體層厚度對過濾效率和壓降的影響采用玻璃纖維布袋進行了過濾實驗。預鋪粉體層厚度分別為0. 2、0. 5 和1 mm,過濾速度為0. 2 m/min,柴油機功率為全負荷的40%。從圖4 可以看到,過濾效率曲線1( 粉體層厚度1 mm) 隨著過濾時間的增大,過濾效率增加,初始時的77. 925%上升高效率穩定期的99. 594% 并在高效率下持續較長的時間,而后又呈下降趨勢。過濾效率曲線2( 粉體層厚度0. 5 mm) 的規律與曲線1基本相同,區別在于初始過濾效率和最大過濾效率明顯低于曲線1,高效率穩定期也明顯短于曲線1。主要是由于粉體助劑層厚度的增加,增加了微粒被粉體層捕集的機會,提高了過濾效率,同時由于被捕集的微粒反過來成為新的微粒捕集體,進一步提高了過濾效率[12]。但是隨著捕集微粒量的增加,壓降持續增大,達到一定值后,粉體層可能在高壓降下局部出現穿孔,導致過濾效率的下降。過濾效率曲線3( 粉體層厚度0. 2 mm) 的初始過濾效率只有33. 03%,過濾效率最高只有87. 2%,而后急劇下降。壓降曲線6( 粉體層厚度0. 2 mm) 也表現出異?,F象,即在60 min 以前壓降低于壓降曲線5( 粉體層厚度0. 5 mm) ,60 min 后壓降卻高于壓降曲線5。這一異?,F象是因為0. 2 mm 的粉體助劑層薄,再加上玻璃纖維布袋表面粗糙,粉體層不足以覆蓋布袋的全部表面,造成部分布袋表面裸露,未得到粉體助劑層保護,隨著過濾的進行,粘性粒子直接到達布袋表面,堵塞了布袋微孔,造成短時間內壓降增長變快,60 min壓降高于曲線5,與此同時,有效過濾面積變小,局部穿孔,過濾效率急劇下降。圖4 粉體層厚度對過濾效率和壓降的影響Fig. 4 Effect of powder layer thickness on filtrationefficiency and pressure drop2. 2 布袋材質對過濾效率的影響因玻璃纖維布袋表面粗糙不平,粉體助劑層厚薄不均,影響了粉體助劑層的過濾與保護作用。為此用聚四氟乙烯布袋全部替換了玻璃纖維布袋,在粉體厚度為1. 0 mm、過濾速度為0. 2 m/min,柴油機功率為全負荷的40% 時,2種布袋的過濾實驗結果比較,如圖5 所示。圖5 布袋材質對過濾效率的影響Fig. 5 Effect of material for bag filter on filtrationefficiency從圖5 看出,覆膜布袋的初始過濾效率為99. 92%,并在160 min 內穩定保持在99. 92%以上,最高達到99. 99,而玻璃纖維布袋的初始過濾效率只有77. 925%,隨著過濾的進行,過濾效率逐漸增大,到100 min 時才達到99. 9%,最高達到99. 954%。很明顯,覆膜布袋過濾效率明顯高于未覆膜的玻璃纖維布袋,特別是過濾初期,差別很大。這是因為覆膜布袋表面平整光潔,使粉體助劑層厚薄均一,粉體層的以粉濾塵的效能得到了充分發揮,另外,聚四氟乙烯( PTFE) 膜孔徑小( 小于0. 2 μm) ,本身具有很高的過濾效率,也有助于提高過濾效率。2. 3 過濾速度對過濾效率和壓降的影響采用覆膜布袋在不同過濾速度下進行了過濾實驗。過濾速度分別為0. 2、0. 4 和0. 6 m/min,預鋪粉體厚度為1. 0 mm,柴油機功率為全負荷的40%。由圖6 可以看出,隨著過濾速度的增大,初始過濾效率相應的減小,0. 2 m/min 的條件下初始的過濾效率可達到99. 92%,但是在0. 6 m/min 的條件下初始的過濾效率為99. 19%; 當進入高效率持續期后,也是過濾速度較小時過濾效率大一些,且過濾速度對過濾效率穩定性也有影響,0. 2 m/min的過濾效率曲線比較平穩,波動小,而0. 6 m/min 的過濾效率曲線波動較大。這是因為< 0. 3 μm 微粒的捕集機理是以擴散為主,微粒越小,擴散作用越大,而擴散效應又與濾速有關,隨著濾速增加,微粒濾層中的有效擴散時間縮減,擴散捕集效果下降[13]。